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

振興宮(阿善師祠) 2014.10.19

阿善師傳奇 
 阿善師是西螺七崁武術館振興社的創始人-劉明善,本名劉炮,福建詔安人,生於乾隆壬子年(一七九二年),少年時習武於少林寺,其為人剛毅正直,聰慧過人,擅長武藝,又精通醫術。道光八年(一八二八年)隻身渡海來台,最初住在「打貓」(即今民雄牛稠山),道光十一年(一八三一年)遷居廣興庄,開設武館傳授武術。此時正當清朝末年,政治失修,盜賊四起,土匪打家劫舍已成常事,武術館也在這種情況下成為地方上一種自衛團的訓練機構,其原始的動機乃為保護宗族之需要而創立,並非為逞勇黷武而設,這種傳統中國武士道的精神實保留有極高度的道德情操。
   明善師為人仁心德厚,待人以誠,而且門人必須先習文,而後練武,此後亦成為一貫的宗旨,所傳醫術亦以救人濟世為本,不以之圖利,遠近慕名而來者日漸增多,習文習武,高手輩出,隨後很迅速的傳遍全島各地。在眾多門徒中以廖富最受倚重,道光丙午年(一八四六年)間,明善將館師之尊銜讓與廖富承繼,可惜執爐僅二年餘逝世,不得已明善師乃復出執爐,掌理社務。數年後因年邁體力不支,加以二目失明,遂告退休,隨後立廖盾為館師,繼續為振興社的執爐者。 
七崁武術館在當時台灣開荒時期曾聞名全島盛行一時,此後的衰微大致說來有以下幾種因素: 
(1)門徒中有廣興廖雀輝父子,不守道規,惹出所謂「白馬事件」,造成長期的三姓械鬥,事件中死傷纍纍,人丁大損,田園為之荒廢,這是逞勇黷武者的下場,頗值得武道者的殷鑑。 
(2)廣興之子可公支派,曾為公產管理權發生爭執,嚴重違反了武館創立的宗旨以及七崁固有的精神,因而使武館的威信受到嚴重的打擊,地位遂一落千丈。 
(3)馬關條約簽訂,七崁志士紛紛組織義勇軍起而抗日,導致日軍激怒,因而嚴令武館解散,武術遂失去了昔日的光彩,成為台灣發展史上的陳跡。  

 
 




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