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林百貨

日本時代舊貌
整修前的林百貨(2006年7月)林百貨(日語:林百貨店、林デパート、ハヤシ百貨店),位於臺南市。是二次大戰前,該地唯一具有電梯現代化設備之百貨大樓,俗稱五層樓仔(閩南語:Gō͘-chàn-lâu-á)。與坐落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並稱為南北日治時期兩大百貨大樓。
臺南市政府於1998年6月26日公告其為市定古蹟[1]。2010年1月7日開始進行整修,在2013年1月修復完成[2][3]。2013年6月30日到8月31日開放民眾參觀。

日治時期隨臺南市經過市區改正與臺南運河的開通後,臺南驛經明治公園到臺南運河之間的「大正町通」(今中山路)、「末廣町通」(今中正路)等地日益重要。而1927年時末廣町一帶成立了一個「店鋪住宅速成會」,由有志於此經營店家者所組成,該會並決定要再末廣町興建連續的商店住宅。該工程於1931年開始,設計者梅澤捨次郎。於隔年完工並成為臺南市第一條經過整體規劃設計的市街。該區此後成為繁榮的商業區,有「銀座」之名

刊登在1942年版《臺灣鐵道旅行案內》的林百貨店與其他商店廣告。林百貨店是此批建築最大的建築,由日本山口縣人林方一於1932年12月5日於臺南市末廣町二丁目(今忠義、中正路口)開幕,但五天後林方一便因膽囊炎病逝,得年49歲。而在老闆去世之後,該店便由其當時38歲的妻子林年子繼續經營。

民國時期[編輯]二次大戰結束後,林百貨曾加以修復,並隨後陸續作為製鹽總廠、空軍單位及警察派出所等用途。在民國四十年代(1950年代)一到三樓是臺灣製鹽總廠使用,四樓是省糧食局,五、六樓則是空軍廣播電臺,之後又屢有變動,先後成為鹽警總隊、保警第三總隊隊部、糧食局檔案倉庫 、軍眷宿舍等等。在保三總隊遷往臺北之後,林百貨便陷入了長期閒置。2010年1月7日林百貨開始進行整修,預定在2013年1月修復完成。修復完工之後,臺南市文化局於2013年6月底時宣布林百貨將於2013年6月30日對外開放參觀(僅週三到週日10:00-17:00,場內人數控制在600人以下),而據招商的結果:在9月時預計將轉由由高青開發(FOCUS百貨之業主)經營。

建築特色
林百貨店俗稱「五層樓仔」,但事實上百貨內有面積較小的6樓,為鋼筋混擬土建築。該建築以位於轉角的中央部位最高,女兒牆則呈現出一種漸次下降的手法。而在中央部分與兩翼相接處,於二到五樓開了圓孔,六樓則開了方孔。其位於騎樓的柱子仍帶有紋樣裝飾,而室內柱子則有裝飾藝術風格。
經營情形

此處所敘述者為日治時期的林百貨在1932年至1945年間的經營情況,其鼎盛期是在1940年,每月營業額以今天的新臺幣來算約有千萬元以上。營業時間是9:00-21:00,但戰爭期間因燈火管制,便改為只營業到18:00。


樓層
林百貨頂樓神社遺跡林百貨一共有六層樓,裡頭設有電梯,一次可容納12人。至今電梯仍存,整修後預定供觀光使用。
員工人數:全盛時期150人,戰爭時因員工部分被徵召入伍而只剩120人左右。
薪水:無經驗者日薪3角5分,有經驗者4角,而女性另加5分以貼補化妝費用。
福利:
公司內搭伙用餐:一天三餐共1角4分(早餐3分、午餐5分、晚餐6分)。
員工宿舍:在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(今臺南中山國中)附近為男女員工各設有十間宿舍。
每年一度員工旅遊:旅遊時百貨會全面休息,員工則分乘車輛前往像關子嶺等景點旅遊,而旅行的經費則來自於轉賣盛裝貨物的木箱。
可以用記帳的方式買店內的商品。
外賣林百貨店一年會有兩次「外賣」,即是到身為百貨重要客源的臺灣製糖會社之岸內糖廠、新營糖廠與麻豆糖廠辦販售會。且允許顧客記帳,等糖廠發獎金後再收

全面整修
林百貨展開修復之後,文化界曾希望邀請在日本的林方一後人前來見證林百貨的重新開幕,而在工程接近完工階段時,林方一二媳婦林千惠子與家人曾於2013年1月專程來臺參訪,並確認頂樓神社鳥居最上面的橫樑是平直無弧度、使鳥居的修復方能有所依據。
此外臺南文化局也在2013年1月28日時拜訪當年承作電梯的包商王鳳寶,並希望能邀請他見證林百貨的重新開幕。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