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音波檢查
檢查週數︰雖然目前健保只給付一次懷孕中期(第20週)的超音波檢查,周產期醫學會仍建議懷孕初中後期各檢查一次,以確認胎兒健康。
對象︰每位孕婦。
目的:初期(8~12週)主要是確認胚胎著床位置、子宮形狀、胚胎個數,確定是否有子宮外孕、萎縮性胚胎、葡萄胎的可能性,並且觀察孕婦的子宮與卵巢是否正常;中期(第20週左右)是要了解胎兒的大小、全身構造、器官成長等情形;後期(第32~34週)則是要確認胎盤位置、胎位、胎兒大小是否正常。
費用︰第20週屬健保給付,其餘皆需自費或視當時孕媽咪的情況而安排。若是額外需求所做的檢查,費用視各大醫療院所而定。
超級比一比:2D、3D、4D超音波
2D:2D是健保給付的超音波檢查,是平面、動態的影像,一般人無法解讀,需藉由醫師及專業人士的偵察與判斷,以檢查胎兒的生長情形。一般來說,2D仍為主要的篩檢工具。
3D:所謂3D立體超音波,是利用電腦的影像處理系統,將2D超音波平面影像重新組合後,再加以處理,產生立體的感覺,對於胎兒的身體表面如臉部、手腳等部位的顯影效果特別好,因此若胎兒面向超音波探頭,將可看到胎兒是否有兔唇的情形。
4D:比3D又多了1D的4D即是多出「時間」這個項目,表示可看到即時、動態的畫面,也就是胎兒在肚子裡頭的活動的情形,這對準父母來說無疑是令人興奮的一刻!
2D、3D、4D對醫師來說都能夠判別胎兒的健康情形,並無太大的差異,只是對爹地媽咪來說,能看得越清楚胎兒情形的超音波越好!
限制︰雖然超音波可篩檢出大多數的異常,但仍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判讀而無法於產前得知,像是:
1. 缺陷過於微小:微小的缺陷可能因為超音波的解析度不足而無法辨識。
2. 胎兒持續的發育:胎兒的成長是一直持續發育的過程,因此早期的篩檢,並不能保證直到胎兒出生時仍然正常。
3. 胎兒姿勢影響、羊水過多或過少、母親肚子脂肪過厚: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判讀。且胎兒手指大多呈握拳狀態,因此即使手指、腳趾有異常也不容易完全檢查出來。
危險性:超音波不是侵入性檢查且能量相當低,對於胎兒並不會有負面影響。
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